为推进专利开放许可工作,提升专利转化水平,本期发布5项专利,具体信息如下: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切削寿命Al2O3基CVD涂层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所述CVD涂层合金在原始沉积态条件下,涂层表面无先天性微裂纹缺陷,Al2O3层呈现压应力状态,涂层后合金抗弯强度降低幅度<30%。其制备方法是通过基体合金对Al2O3基CVD涂层特征参数的适配性设计调控,采用粉末冶金制备方法,使基体合金具有fccTiCN硬质相和fcc(Ni–Co)基粘结相结构,不存在Co3W3C相,其中硬质相晶粒度<1.2μm;基体合金的热膨胀系数>9×106/K,弹性模量>400GPa,硬度>91.0HRA,抗弯强度≥2000MPa,Palmqvist断裂韧性≥10.0MPa·m1/2。通过本发明的设计,使得采用常规CVD法制备的原始沉积态Al2O3层呈现压应力状态、涂层表面无先天性微裂纹缺陷。进而以满足难加工材料高效加工对CVD涂层刀具高性能和高寿命的需求。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润滑功能抗高温磨蚀硬面材料,其自润滑功能通过RE2O2S实现,抗高温磨蚀通过RE2O2S和硬质相协同作用实现;所述硬质相包括高熵碳化物,RE指稀土。本发明一种自润滑功能抗高温磨蚀硬面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在硬面材料原料粉末的烧结、热喷涂或堆焊以及在硬面材料服役过程中形成RE2O2S物相;所述RE2O2S中S来源于服役工况或在硬面材料原料粉末制备时以WS2形式添加。本发明对服役工况以及硬面材料中的硬质相和粘结相具有广泛适应性,能显著提高硬面材料的服役温度,低成本改善其使用寿命,促进高熵碳化物推广应用,极大地满足高温极端服役工况对新型硬面材料高综合性能和高性能稳定性的需求。
本发明一种弱芯环结构细晶均质TiCN基金属陶瓷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金属陶瓷中硬质相晶粒均匀细小,呈棱角圆滑的方形和近球形,平均晶粒度<1.2μm,富Ti黑芯硬质相所占比例<50%,黑芯平均尺寸<0.5μm。其制备方法是,主要原料粉末包括TiCXN1–X、(Ti1–Y,WY)C、WC、Mo2C、Ni、Co、TaC和/或NbC,其中X=0.5或0.7,Y=0.1~0.4;采用高研磨分散效率的球磨—干燥—成形—压力烧结工艺制备;通过添加纳米(Ti1–Y,WY)C非饱和固溶体和调控配套制备工艺,在烧结过程中实现以(Ti1–Y,WY)C为核心载体的硬质相微观组织结构原位重构。本发明有效解决了金属陶瓷微观结构均质性和强韧化调控的难题。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回收型埋入式传感器安装固定系统,包括导向头、特制法兰盘、柱体承载套管、引出管、安装杆、传感器,柱体承载套管为空心圆柱体结构,包括内套管、外套管,柱体承载套管前端面通过特制法兰盘与导向头连接,后端面通过特制法兰盘与引出管连接,且引出管另与内套管连通,安装杆前端面与引出管后端面连接,传感器嵌于内套管中。其使用方法包括设备组装,传感器定位及传感器回收等三个步骤。本发明一方面有效减少安装施工步骤,安装定位及拆卸作业便捷且工作效率高、劳动强度小;另一方面本发明较传统同类设备有效减少额外辅助试剂和装置,降低其他材料的参与和干扰,且安装定位稳定性好并具有良好的回收利用率及操作灵活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土工程地质地表移动变形状态的检测方法,包括构建数据运算平台,获取原始数据,划分单元数据,计算埋深,提取地表点,拟定计算参数及分析数据等七个步骤。本发明一方面通过改进传统概率积分法求地表移动与变形的方法,尤其是在不同倾角适用性方面得到极大提高,将实际工况中的开挖区域及其物理属性转换为极其细小的微单元块\层,削弱了赋存倾角所带来的差异化;另一方面通过建立数据模型平台改进传统概率积分法求地表移动与变形的方法,极大的提高了对岩体工程中不同开挖体的适应性,并在高效地提高数据有效计算范围和计算精度的同时,极大的降低了数据采集和数据计算结果的输出、传递及校验工作的劳动强度和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