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专利开放许可工作,提升专利转化水平,本期发布5项专利,具体信息如下:
一种铍青铜氧化膜有机清洗剂,原料包括:水、有机酸10%-27%、羟基醇5%-10%、NaCl 1%-7%、NH4Cl 1%-7%、非离子表面活性剂4%-15%、阴离子表面活性剂4%-15%,均以重量计;所述原料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相加为100%;所述的有机酸包括冰醋酸和柠檬酸;所述的羟基醇为乙醇,或为丙醇、丙三醇中一种或两种与乙醇混合。本发明来替代了传统六价铬的酸洗体系和现代工业常用的强酸与强氧化剂的组合配方,解决了铍青铜氧化膜难以去除的问题。该清洗剂对于轻微氧化的铍青铜具有非常好的清洗效果,且热处理后严重氧化表面发黑的铍青铜清洗后配合普通擦铜剂仍可以达到表面色泽光亮、质量稳定的效果。
本发明涉及Cu-Fe-Ni-Al-Cr多组元合金的热处理方法。该合金的铸态由于成分较为复杂,塑性低,所以难以进行加工变形。本发明提出一种包含多级热处理和液氮深冷的高低温交替的热处理工艺,即:对铸态Cu-Fe-Ni-Al-Cr的多组元合金,在750~850℃下保温至少9h,随炉冷至室温;然后加热至300~500℃保温至少0.5h,出炉冷却至室温后,立即置于深冷箱(-190~-180℃)中进行深冷处理至少3h;最后加热至300~400℃保温至少1.5h。经这种特殊热处理后该类合金抗拉强度提高63.14%,延伸率达18.5%以上。本发明提升了合金的实用价值,为新产品开发提供了有效途径。
本发明属于有色金属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钒高强抗蠕变锌铝合金的成分配比。本发明所述锌铝合金以质量百分数计包括:铝9.8-10.3%,钒0.05-1.00%,钛0.01-0.20%,铜0.05-2.00%,杂质含量≤0.10%;余量为锌。该含钒高强抗蠕变锌铝合金可采用非真空熔炼方法制备,可进行冷、热塑性变形,经适当热处理后室温抗拉强度超过420MPa,断后伸长率达10%以上;与未添加钒的Zn-10Al合金相比,室温恒载蠕变速率降低5倍以上,极限蠕变应变仅为Zn-10Al合金的三分之一,因此,其应用前景更为广阔。
本发明涉及一种锌合金化学镀铜液及应用,属于金属表面化学处理技术领域。该化学镀铜液主要由铜盐、还原剂、络合剂、稳定剂、表面活性剂、促进剂组成。其中各组分的浓度为:铜盐10~30g/L、还原剂5~20g/L、稳定剂7~50mg/L、络合剂30~120g/L、表面活性剂5~80mg/L、促进剂0.1~15g/L。使用本发明提供的锌合金化学镀铜液,缩短了传统锌合金化学镀铜的前处理工序,且降低了化学镀铜对温度条件的要求。本发明所开发镀铜液可以大大提高锌合金化学镀铜时的沉铜速率。所得产品镀层均匀,镀层与基底结合良好,便于大规模应用。
本发明属于有色金属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形锌铝钒合金的热处理方法。本发明所述变形锌铝钒合金的热处理方法,采用一种包含急冷循环淬火的多道次反复热处理,即:对经过热、冷塑性加工的锌铝钒合金半制品,在100~190℃下保温0.5~2.0小时,出炉进行急冷淬火;然后重新加热至100~190℃保温0.5~2.0小时,出炉急冷淬火。如此重复进行至少2次热处理。经这种特殊热处理后锌铝钒合金室温抗拉强度超过402MPa,断后伸长率达10%以上。与普通热处理方法相比,本发明使锌铝钒合金抗拉强度提高60%以上,并保持良好塑性。因此,该热处理方法具有很好的工程价值。